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拉开了社会主义统计工作的帷幕。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成立了东北统计局。1950年下半年,辽东、辽西两省设立了统计局。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两省统计部门合并为辽宁省统计局,至此,辽宁省统计局正式成立。
辽宁省统计局踏着新中国政府统计的足迹,在风雨中探索前行,在辛勤创业中发展,在改革创新中壮大,统计信息和统计监测成果为党和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统计调查对象日益复杂,统计需求日益增多。辽宁各级统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为主线,以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为宗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统筹统计发展与改革,变革和优化统计生产方式,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大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使统计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统计调查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政府统计调查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长足发展,见证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一代代统计人“坚守统计初心,不忘时代使命”的担当精神。
为此,我们回顾70年来辽宁统计发展历史,梳理总结全省及各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汇聚成此专栏。
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从百业待兴到走向全面振兴,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70年来,辽宁经济大发展,综合实力由弱变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国初期,辽宁在百业待兴中艰难起步,经过了三年经济恢复,“一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以及20年的经济调整与发展,建立起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着力解决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实现了巨大飞跃,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印证了辽宁经济逐步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国初期,辽宁在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41.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53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213.5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18元增加到2018年的580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94.3倍。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价)计算,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66美元。财政实力再上新台阶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52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616.0亿元,是1952年的792.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7年突破百亿元,2007年突破千亿元。二、从不平衡到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70年来,辽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由建国初期的以工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由以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由区域发展不充分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95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9.0∶48.3∶22.7。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产业发展短板不断得到弥补,逐渐形成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三次产业发展逐步走向融合。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进一步调整为8.0∶39.6∶52.4。需求结构逐步改善
1952年,全省投资率与消费率分别为35.5%和63.5%。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全省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实施,投资率大幅提升到60%以上,经济增长一度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过不断的优化调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向依靠投资、消费双轮驱动转变,2017年消费率为58.9%,投资率为43.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全省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2018年,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资产合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48.3%、46.5%和36.4%。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私营企业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4%,资产合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16.4%、19.4%和14.5%。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3%。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0.9%。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进入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推进
70年来,区域经济不断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竞相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2018年,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14个市合计的比重分别为50.7%、41.9%和7.4%。县域经济稳步发展,2018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占比达到28.5%。三、从供给短缺到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70年来,辽宁经历了建国初期农产品短缺到自给自足、再到量产丰盈的转变,经历了传统工业体系向现代工业体系的转变,经历了服务业缓慢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三次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省经济由以工业引领为主发展成为工业、服务业两翼齐飞的格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基础单薄,粮食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不断深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省粮食产量1974年突破1000万吨,2011年突破2000万吨,2018年达到2192.6万吨,是1949年的5.4倍。产业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同时向二三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农业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的比例由1949年的83.4∶1.0∶12.7∶2.9调整为2018年的44.9∶3.8∶34.6∶16.7。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201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243万千瓦,是1962年(25.8万千瓦)的87.1倍;机耕面积430.9万公顷,是1957年(15.7万公顷)的27.4倍。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066.8亿元。工业不断转型升级,布局逐步优化,由建国初期的以石化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和电子工业为主,发展为以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冶金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2018年,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冶金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7.4%、30.5%、15.9%和8.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巨增。钢材产量由1949年的9.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6899.1万吨,汽车产量由1958年的15辆增加到95.5万辆。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产品快速增长。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8.0%。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9.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3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297.1倍。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在优化提升中稳步发展。从交通运输业看,2018年,货运量23.1亿吨,是1978年的5.1倍;客运量7.3亿人,是1978年的2.8倍。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从信息产业看,2018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6%。从金融业看,截至2018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016亿元,是1978年末的1094.9倍;各项贷款余额44985亿元,是1978年末的334.2倍。2018年末,全省有境内上市公司74家,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51家,证券营业部348家;期货经纪公司2家,期货分公司25家,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85家。四、从发展瓶颈到坚实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70年来,辽宁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建国初期,辽宁交通落后,邮政通信发展水平低城市建设步伐缓慢。经过70年的发展变化,全省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现代信息通信体系从无到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产业建设成效显著。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
大量的投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水运等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铁路网和公路网密度在全国属于前列。2018年末,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地方铁路)615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3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不含城管路段)1220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31公里;港口码头泊位421个,港口码头长度达8.2万米。邮政电信业发展迅猛
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127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932.6亿元。电话用户从无到有,2018年末达到5553.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880.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2部/百人。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4047.9万户,现代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形成。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建国初期,老百姓住的是旧平房、筒子楼,面积小、条件差。改革开放以来,住房改革深入推进,百姓可以自由买房、卖房,房屋的户型、小区配套、小区环境建设等持续向好发展,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8年末,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3554.8万平方米,是1991年22.2倍。年末城市供水普及率97.3%,城市燃气普及率94.1%,比1978年末分别提高了12.3个和59.1个百分点。年末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比1978年末分别提高了8.8平方米和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1%,居全国第4位(不含直辖市),比1978年末(29.0%)提高39.1个百分点。五、从封闭、半封闭到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对外贸易打开新格局
70年来,辽宁对外贸易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国初期,辽宁对外贸易十分落后,引资规模和对外合作领域很小,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准入不断放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紧紧抓住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力,对外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对外贸易层次不断加深,对外贸易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全省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总额由1953年的0.9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4.3亿美元,是1953年的1218倍。其中,出口总额由1953年的0.9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88.0亿美元,是1953年的519.4倍。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拉开了辽宁利用外资的序幕,全省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1982年实际使用外商投资38万美元,1989年、1993年、2001年相继突破1亿美元、10亿美元和30亿美元大关。2018年实际使用外商投资49.0亿美元。对外合作领域持续拓宽
2018年末,对外贸易国家(地区)216个。2018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131份,合同金额20.6亿美元,营业额13.7亿美元,合同金额和营业额分别是1991年的14.8倍和15.2倍。目前对外承包工程涉及的行业包括农业、矿产冶金、纺织服装、汽车、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六、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70年来,辽宁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初期,经济萧条,城镇失业严重,以乡村就业为主,人民温饱不足,生活质量和水平很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就业规模稳步扩大
全省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707.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260.6万人,是1952年的3.2倍。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8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44.9%,比1952年末提高32.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的6.8%下降为2018年的4.0%,连续10年控制在4%及以下。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63元增加到2018年的37342元,是1978年的102.9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185元增加到14656元,是1978年的79.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49年末的0.4亿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59016亿元。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家用轿车、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成为消费热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4142.8亿元,是1949年的2525.5倍。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商业模式增长较快。2018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实现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2018年末,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690.6万辆,是1990年末的117.1倍。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2018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94.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40.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58.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171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7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40.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79.7万人。七、从粗放式发展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70年来,辽宁经历了低效粗放到高效绿色发展的转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和农村环保工程,美丽辽宁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
全省能源结构由煤炭、石油为主加速向多元化转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持续快速发展。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由1978的78.9%下降到2017年的52.5%;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64.6%下降到58.6%。同时,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生产所占比重由1.5%提高到11.8%,一次电力消费所占比重也由1%提高到2.6%。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2017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5.1亿吨,比1981年(14.4万吨)下降64.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9.1%,比1981年(17.0%)提高22.1个百分点。2018年,53个在用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达标率(按达标个数评价)92.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比上年增加19天。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6%。八、从基础薄弱到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70年来,辽宁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建国初期,辽宁迅速恢复生产,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省份,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被调往辽宁工作,支持辽宁的发展建设,科技、教育基础相对较好,文化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公共卫生体系刚刚建立,体育事业发展空间较大。经过70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社会事业从发展不均衡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硕果累累、全面繁荣,社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1995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60.1亿元,是1995年的38.7倍。专利授权量由1990年的1786件增加到2018年的35149件,是1990年的19.7倍。2018年,技术合同成交额499.9亿元。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由1949年的14609所增加到2018年的1579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52年的17所增加到115所。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由1978年的15.1人增加到2018年的266人。201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1.1%,小学阶段毛入学率100.3%。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全省文化馆由1952年的109个增加到2018年的125个,公共图书馆由8个增加到130个,博物馆由5个增加到65个。2018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2%。辽宁拥有九门口长城、桓仁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末,全省各类卫生机构3.6万个,是1950年末的39.3倍;床位数31.4万张,是1950年末的31.4倍;医疗卫生机构人员39.2万人,是1952年末的13.1倍。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63.4张,比1950年末增加58.8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8.6人,比1950年末增加23.4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全省先后承办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1986-2018年,辽宁体育健儿共获得394次世界冠军,116人237次创世界纪录。结 语
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农民收入实现巨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辽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56元,比1952年的89元增加14567元,增长163.7倍,年均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收入增长由平稳式走向跨越式
综观七十年辽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收入结构从扁平化走向多层次
收入结构扁平化时期。1978年以前,辽宁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较少,收入结构呈扁平化。1957年,辽宁农村居民人均生产性收入为9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90.8%,而在生产性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人均年收入为95元,占全部生产性收入的96.6%。由此可见,当年辽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以一粮一猪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总量较低,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农村居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建国初期,根据典型调查资料估算,辽宁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徘徊在贫困段水平线上,从1957年到二十世纪末,则长期、反复徘徊在温饱段水平线上,直到2000年后走入小康段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辽宁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加大力度落实攻坚举措,在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大力气。2018年辽宁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1%,全年减贫15万人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22万。二、消费格局发生全面转变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辽宁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大幅提升,消费市场持续完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与收入有着相同的阶段特点,经历了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过程。1949-1994年,新中国成立45年来,辽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实现了从不足百元到千元的跨越,1994-2017年,又用了23年的时间消费支出从千元跨入万元大关。2018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1455元,与1957年的92元相比,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5.3%。消费结构日趋优化
七十年来,辽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一直处于不断优化之中,从最初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等生存型消费为主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消费观念转型升级
消费市场的逐渐完善和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辽宁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型升级。三、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膳食结构更加合理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前,辽宁农民的饮食结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粮食消费主要以粗粮为主,细粮少之又少,副食消费以蔬菜为主,其他副食消费几乎为零。1957年粮食消费量为年人均242.4公斤,其中:细粮仅为19.8公斤,占8.2%;年人均消费蔬菜131.8公斤,其中:油类消费1.4公斤,肉类消费5.5公斤,蛋类消费1.5公斤。改革开放至今,辽宁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种类更加丰富,营养摄入更为均衡。2018年辽宁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以面粉和大米为主,辅以一定的薯类、豆类;副食消费中油类消费量人均10公斤,肉类(猪、牛、羊、禽)消费量人均25公斤,蛋类消费量人均9公斤。与1957年相比数量上提升,种类更加丰富,能够看出辽宁农民从食品中摄入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逐渐增多,膳食结构更为合理。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建国70年来,辽宁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持续改善,主要体现在投入增加、面积变大、材料升级。农村居民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房子进行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更加注重房子的安全、美观以及舒适程度,通过翻新旧屋、扩大面积、加强内饰等手段实现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是辽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既能反映时期特点,又能看出科技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改变。调查资料显示:1962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自行车3.6辆、手表3.9只以及收音机5.2台,此时仍然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没有更多的钱去添置家庭生活用品。到了2018年,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18.34辆、摩托车58.31辆、助力车49.27辆,自行车不再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在出行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机分别为每百户108.83台、99.05台、89.17台和216.56部,分别比2000年底增长49.7%、560.3%、62.1%和4712.4%。热水器、空调、排油烟机、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逐渐走入农村居民家庭,不再是城镇居民的专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