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沧桑巨变七十载 梦圆百年铸辉煌
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资源丰富,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国7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奋进的脚步,勤劳、勇敢、智慧的丹东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丹东人民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经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已经将建国前的技术装备差、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和国民党严重破坏的殖民地经济建设成为以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矿产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电力能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基础较为雄厚的工业基地,已把贫穷落后的丹东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沿海港口旅游城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进程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丹东市物资净调出额,1962年0.22亿元,1965年1.11亿元,1978年2.3亿元,1983年达3.37亿元,2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4.5%,超过了同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8%的速度。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丹东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1950年,当朝鲜战争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丹东儿女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前沿。在中共丹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丹东把“一切为了前线”作为全市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只要是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舍小家、保大家,丹东的无私奉献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留了宝贵的资源。当时丹东(安东)市不惜代价,将48家国公营工厂中的32家、28家省属工厂的16家迁移、疏散到外地建厂生产;占总数近40%的745户私营工商业全部迁出丹东,占总数59%的1152户私营工商业部分迁出丹东,全市总计撤出工业资金达225亿元(旧版),疏散人口11883户、66118人,超出市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丹东以其巨大的牺牲,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后发展保留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才资源。相应地,丹东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丹东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取得斐然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丹东市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1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丹东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建国以来全市经济总量增长100多倍,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7亿元,比1978年的13.13亿元增加803.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29.1倍,1979-2018年年均增长8.9%。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倒逼机制的作用下,全市经济进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常态,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新的发展动能不断集聚,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且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成长。201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88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286美元),比1978年的650元增长了52.7倍,年均增长10.5%。
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力不断增强。建国初期,丹东市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全市财政收入仅为592万元,1978年增加到3658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长,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30.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38.7倍,年均增长11.4%。2018年全市税收总收入98.2亿元,是1978年的46.7倍。财力持续增长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8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达214.9亿元,是1952年的2456倍,年均增长12.6%。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
三、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国初期,丹东市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上世纪6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先后于1964年建成了总库容为2.34亿立方米的东港铁甲水库。1977年建成了总库容为1.86亿立方米的凤城土门子水库等大型项目,70年来共建成和修复水库57座,容量6.9亿立方米,建成小水电站54座。与此同时,还建成万亩以上灌区9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解放初期大幅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4.5%上升到30%以上。另外,还有配套机电井8万多眼。建成了许多高产、稳产农田,治涝、抗旱、水土保持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充分发挥丹东山多、水多、气候适宜等自然资源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海水精品及鸭绿江珍品渔业养殖带和优质稻米、板栗、草莓、五味子、蓝莓等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农业的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现在丹东境内平原上,满是稻谷,加工的大米洁白,香味醇厚,外贸出口享受免检待遇。山区的板栗、山楂果大味美。柞蚕、人参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烤烟香味醇厚,尼古丁含量低,是高级卷烟的上等原料。沿海盛产鱼、虾、贝类等,远销日本、香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林蛙、食用菌、草莓、河蟹等农产品,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18年,全市农林牧业总产值达2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22.4倍,年均增长4.6%;201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3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5.0%。农产品供给从“温饱型”向“优质型”转变。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千方百计促生产、调结构,不断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水产品等提档升级的优质型农产品生产普遍大幅增长。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106.4万吨,比1978年增长45.3%;水果(含瓜果类)产量33.4万吨,比1978年增长34.5倍;板栗产量11.2万吨,比1978年增长65.7倍;水产品产量60万吨,比1978年增长24.4倍;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1万吨,草莓产量15.2万吨,柞蚕茧产量2万吨,肉类总产量21.8万吨,禽蛋产量12.8万吨,奶类产量2.7万吨,均比1978年大幅度增长。划定27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9.3万亩,新增设施种植业0.8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面积占全市果园和耕地面积的6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1家。新增特色经济林593公顷、林下经济253公顷。农产品出口额达到7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东港草莓被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五龙背镇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兴村强镇示范行列,大梨树村入选全国科技示范村。贝类、大米、草莓、燕红桃等特色农产品走上品牌发展之路,东港草莓跻身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东港大黄蚬”列入第一批中国/欧盟互认地理标志保护清单。
四、建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国之初丹东市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丹东工业化的大幕,20世纪50—70年代丹东市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础。经过70年的建设,逐步建起丝绸、化学纤维、电子、机械、冶金、仪器仪表、日用化学、造纸、食品、电力、汽车制造等39个工业行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生产的工业产品品种达数千种。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黄海”牌大客车、“曙光”牌车桥、“丹热”牌燃气表等产品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43.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2.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7.4亿元,均比1978年大幅度增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改善。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7.1%,比1998年提高4.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9%,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重振轻工业名城雄风,推动华泰汽车集团成功并购曙光汽车集团,打造“中国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和“中国白醋之乡”2个国家级区域产业品牌,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被评为“测控仪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满族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实施了4个省级重点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10家、平台达到11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深化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合作,20余家企业与13所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在丹转移转化项目60个。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新增“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户,增长30%。孔雀表业、欣时代生物医药荣获“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称号,全市27项产品成为辽宁名牌产品,轻工业振兴初见成效。
五、服务业蓬勃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高。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丹东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到1978年只有0.52亿元。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主要是一般生活服务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30.8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30.5倍,年均增长9.0%。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模式日新月异,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2018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现代物流快速发展,东大货运等一批临港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东港草莓80%实现了网上交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成为重要产业。围绕辽宁旅游“金三角”建设,全力打造鸭绿江品牌,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全市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28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25处,其中,4A级景区8处,3A级景区16处,1A级景区1处。全市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全市拥有星级宾馆34家,旅行社110家。2018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比上年增长9.96%,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
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建国初期,丹东市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2.2%、56.2%和21.7%。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世纪之交全市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6.7%、30.6%和5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6%、33.6%和47.8%。
七、固定资产投资支撑有力,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前,由于资金和物资匮乏等原因,有限的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关键性作用持续显现,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积极影响,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2亿元,是1950年的4969倍。1979-2018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00亿元,达7416亿元,年均增长14.1%。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201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5亿元,与20年前相比成数十倍增加。1979-2018年,全社会竣工房屋面积69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495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大批项目。2013-2018年,城镇累计施工项目3860个,投产项目283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3.4%。共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129个,竣工投产667个,项目总投资4909亿元。巨大的投入,为丹东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2018年,全市通过投资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值达2423亿元,比以往大大增加,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75%。一批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拓宽了就业门路,吸纳了一部分人员就业,对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一些项目的建成也使社会事业得到发展进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与水平,加快了丹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八、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斐然,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建国初期,丹东市交通十分落后。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线路长度随现代化建设成倍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铁路建设与时俱进,加大铁路建设力度,高铁从无到有,铁路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末,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15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85.3%。公路建设实现新跨越。不断扩大道路建设投入力度,持续提高公路建设水平,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县(市)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2018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5公里,所有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和高速公路。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接近1万公里,达9774公里,比1949年增长4.6倍,其中等级公路达到7082公里,也大幅度增长。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航空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丹东机场全年共有在飞航线4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2018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55.38亿吨公里,货运量7497.44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9.6倍和9.63倍,年均分别增长11.2%和6.1%。旅客周转量18.59亿人公里,客运量3796.8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6.15倍和5.3倍,年均增长5.0%和4.7%。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4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亿吨,增长249倍,年均增长14.8%。集装箱吞吐量90.8万标箱。
九、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加快构建。建国初期,丹东市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1949年有邮电局(所)57处,邮路总长度1439公里。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2018年末,全市邮政营业网点95处,比1949年末增长66.7%;邮路总长度2147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49.2%。党的十八大以来,邮电通信全面发展,迅猛扩张。2018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75.1亿元,是1978年的1215倍,年均增长19.4%。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49.7万户,是1978年的74.4倍,年均增长11.4%,电话普及率迅速提高。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手机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奢侈品变成现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2018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0部以上,201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0.6万户,比上年增长2.1%。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8.2万户,增长1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十、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热点加快培育。建国初期,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低下,居民消费受限。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极具特色的吃、穿、用各类消费品“票证”消失,物资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足,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内外贸易繁荣活跃,消费结构向个性化、高端化发展。
消费市场规模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商业网点大量增加,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增强。1978年以来,丹东市消费品市场快速成长壮大,呈现城乡消费同步加快、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快,商贸流通繁荣兴旺。宝山女人街等几十个商贸重点项目陆续建成营业,乐购、华润万家、肯德基、大商新玛特等知名商业企业相继落户丹东。交通物流中心等一批企业已呈现现代物流企业雏形,信息、咨询、广告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到2018年末全市有600多个加盟店、连锁店、专卖店、超市等,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消费市场发展与繁荣。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396家。城乡市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价格总水平有一定幅度上涨。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1亿元,比1950年增长873.8倍,年均增长10.3%。随着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城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2018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5.5亿元,比上年增长5%,占全市85.8%,继续占据消费市场主导地位。农村市场稳步发展。国家和省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促使农村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特别是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农家店”工程的实施,覆盖丹东市88%以上的村。建成标准连锁农家店634个。对于建设农村消费品市场,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8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商品消费热点不断翻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商品逐步丰实,居民消费热点从不同时期的服装、家具、家用电器、手机、汽车等逐步过渡到个性化、智能化。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15.9亿元。
十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日益活跃。改革开放40年来,丹东市充分发挥丹东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整合全市港口资源,积极推进港口建设,抓住东北振兴、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从一个较封闭的边陲小城转型为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东北东部重要开放城市,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涉及100余个国家(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25555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73.4倍,1991-2018年年均增长16.0%。其中,出口总额192953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102.5倍,年均增长17.3%。进口总额32603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2%。支持企业开拓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扩大订单,对日本、韩国、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打开了外贸出口新局面。出口产品从资源型向加工型、科技型、民族特色及机电设备等高端产品转变。沿海经济稳步发展。重点开发区和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合作区、高新区、大孤山经济区管理体制得到调整优化,机构编制大幅削减,突出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职能。积极参与辽宁沿海六市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海外营销网络16个;水产品、草莓基地晋升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快推动《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获批,与东北东部地区在港口、物流、旅游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签署《丹东—扬州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物流枢纽和建设规划》将丹东列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招商引资持续发展。1985-2018年,丹东市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84364万美元。从20世纪中叶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丹东起,至2018年末,在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已接近400家。2018年,全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69万美元,是1985年的15.9倍。2017年,全年新办三资企业19家,年末三资企业实有380家。2018年,围绕旅游资源开发、智慧城市、港口物流、企业重组等方面,精准包装推介项目300余个。
十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事业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丹东市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环境保护日益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18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54件,授权发明专利150件,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56件,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同比增长43.5%。技术合同成交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5%。
(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建国初期,丹东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80%以上人口是文盲。改革开放以来,丹东市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63所,比1949年增加313所,拥有教职工27922人,其中专任教师22489人。全年共有在校学生267781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577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1259人,初中在校生51267人,小学在校生85008人,幼儿园在校生43458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4345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868人,工读学校在校生8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普高)67.2%。
(三)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建国初期,丹东市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末,全市拥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119个。其中,文化事业机构111个,文物事业机构8个。文化事业机构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8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6个,文化站90个,其他文化事业机构2个。2018年末全市广播电台拥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电台自办节目6套,全年播出时间45416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台自办节目7套,电视全年播出时间53567小时。有线广播电视转播干线网络总长7020公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
(四)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建国初期,丹东市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努力,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年末,丹东市医疗卫生机构463个,床位数5851张,卫生技术人员6762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18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51个,比1949年末增加1643个,增长205.4倍;卫生技术人员14636人,增长16.3倍。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全市共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人口覆盖率100%。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7.9万人,参合率为96%。居民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五)体育事业取得佳绩。2018年参加省以上竞赛46次,夺得省以上奖牌266.3枚。其中金牌107.4枚,银牌65.9枚,铜牌93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次,举办县以上各项单项比赛42项次。承办国家级赛事1项,省级赛事2项,举办市级群众健身活动45项。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器材、笼式运动场走进乡村,在乡镇和社区新安放健身路径50套。
十三、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人民政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凋敝,城镇劳动力多数处于失业状态。1949年末,全市职工人数23162人。上世纪50—70年代,通过积极发展经济,全市就业状况逐步改善。1978年末,丹东市就业人员达到72.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全市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8年末,丹东市就业人员增加到119.3万人,其中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1.3%和39.7%。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丹东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73元,是1981年的66.4倍,年均增长1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39元,是1985年的30.5倍,年均增长10.9%。居民收入结构随着市场化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下降,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空前改善。70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2018年丹东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645元,比1981年增长44.8倍,年均增长10.9%。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5%,比1981年降低27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16元,比1985年增长26.5倍,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2%,比1985年降低26.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末的37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74621元,增长2015.8倍,年均增长21.0%。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空调器、家用汽车等新型消费品已经步入寻常百姓家。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78年时只有2.82平方米,到2018年则达数十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比1978年成数倍增加。现在,丹东市居民不仅居住面积大幅度扩大,而且居住质量、条件和装修水平显著提高,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许多住宅小区实行了封闭化、园林化,社区服务业也随着住宅小区的建设而蓬勃发展起来。商饮服务网点遍布居民生活小区,人们生活中的诸多难处逐步得到缓解,生活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如今,一栋栋住宅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小区整齐划一,楼体色彩各异,屋高错落有序,把我们丹东这座整洁文明的江城装点得更加美丽。
(三)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建国初期,丹东市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9.7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发放养老金离退休人数52.5万人,增长2.6%。全年城镇职工征缴医疗保险基金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支出医疗保险基金17.1亿元,增长27.1%。全年城镇居民征缴医保基金1.4亿元,下降15.2%;支出医保基金1.3亿元,增长16.7%。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131个,共有床位9759张,收养各类福利人员5939人。全市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92个。全市城乡共有低保户4.8万户,比上年减少4.9%。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7万户,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有3.1万户。全年城乡享受低保待遇人数7.2万人,减少8.4%。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人数2.7万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人数4.6万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亿元,减少8.2%。其中,城镇发放保障金1.4亿元,下降12.7%;农村发放保障金1.3亿元,下降3%。全年发放灾民救济补助款400万元,救济灾民3.5万人次。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丹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辉煌成就,但制约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存在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变,对外开放的层次、规模、水平与丹东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以及在省内的地位不相称,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人才聚集能力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大等一些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压力依然很大。
70年斗转星移,似在倏忽之间,百万人奋斗不息,今昔沧桑巨变。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丹东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奋斗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