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内市际间人口区域流动新特点
    2017年07月24日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
    Aa 字体:
    |

      ——辽宁1%人口抽样调查系列分析之二

     

      省内市际间人口流动新格局,沈阳、大连是省内人口流入地区,但是沈阳、大连等大城市对其他地区人口流动吸引力相对下降,流动规模减少,务工经商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返流现象。

     

      一、省内常住人口流动规模明显减少;沈阳、大连净流入人口大幅减少,但仍占市际间流动人口八成;其他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人口流动回流现象

     

      2015年底,省内市际之间流动人口为86.06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1%,与2010年底相比,市际之间流动人口减少48万人,比重降低1.05个百分点。其中,沈阳、大连、营口和盘锦4个市为市际之间人口净流入地区,阜新流出入基本持平,其他9个市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市际之间净流动人口规模为30.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0.70%,与2010年底相比,市际之间净流动人口减少27.96万人,比重降低0.64个百分点。

     

      从各市角度看,2015年底,沈阳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13.52万人,占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的44.3%;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人口减少21.43万人,年均减少4.29万人。大连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10.70万人,占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总量的35.1%;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人口减少10.91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盘锦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4.10万人,占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总量的13.4%;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人口增加2.17万人,年均增加2.18万人。营口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2.13万人,占市际之间净流入人口总量的7.0%。人口净流出前五位地区为朝阳(6.81万人,占比为22.3%)、铁岭(6.28万人,占比为20.6%)、鞍山(4.22万人,占比为13.8%)、锦州(4.18万人,占比为13.7%)和葫芦岛(4.16万人,占比为13.6%)。

     

      二、人口流动结构变动特点:高学历人口回流速度快于低学历;第一、第二产业流动人员大幅减少,第三产业流动人员减少幅度相对较低

     

      从受教育程度看,2015年底,我省市际间流动人口(6岁以上)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为23.69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22.52万人;中职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58.53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25.87万人。2010年底,我省市际间流动人口(6岁以上)中,低学历与高学历之比为64.635.4;到2015年底,低学历与高学历之比为71.228.2

     

      从职业角度看,2015年底,在市际间流动人口中,有职业的为44.58万人,占51.8%,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17.84万人;16岁以下及无工作的为41.47万人,占48.2%。,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28.66万人。

     

      分职业看,2015年底,在市际间流动人口中,生产制造人员、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和单位负责人为8.58万人、3.31万人和0.98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分别减少12.89万人、3.41万人和0.88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服务人员为5.67万人、2.09万人和23.73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分别减少0.12万人、0.55万人和0.15万人。

     

      三、人口流动因素分析:社会生活因素是影响市际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次之

     

      与省际间人口流动原因不同,社会生活因素是影响市际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次之。2015年底,省内市际间常住人口流动中,因社会原因(学习培训、随同流动、房屋拆迁、改善住房、寄挂户口、婚姻嫁娶和为子女就学等)流动的占55.06%,与2010年相比,比重降低0.97个百分点;因工作就业原因流动的人口占36.29%,与2010年相比,比重提高1.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