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统计局联合国家统计局丹东调查队、省统计局丹东调查队于
一、精准策划,打造系列化宣传内容
本届开放日紧密围绕核心主题,以多渠道、广覆盖的内容征集为基础,策划系列宣传,发布系列文章,构建起层次丰富、视角多元的宣传矩阵。
线上,在“丹东统计”微信公众号开设“开放日”专栏,连续推出【开放日•农普实践】、【开放日•征文集锦】、【开放日•部门声音】、【开放日•企业视角】和【开放日•法治护航】共5个专题16篇文章,内容上注重将统计法理论与一线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的农普案例、基层统计人员的切身感悟以及部门企业的多元视角,层层递进地阐释了主题内涵,展现了统计人的职业风貌,让公众深入了解统计数据从源头采集到服务发展的全过程,增进对统计工作的理解与信任。(一)主题征文征集与展示,夯实宣传内容根基
此前,为深入践行“诚信诚实、依法统计”统计职业道德规范,丹东市统计局在全市统计系统开展“诚信诚实依法统计”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23篇投稿。活动组织专人对稿件进行筛选,优中选优确定优秀作品,并将其纳入开放日线上宣传体系,作为“丹东统计”微信公众号【开放日・征文集锦】专题的核心内容。该专题先后推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合作区和高新区等多地优秀征文,内容结合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经历、实践感悟,生动诠释“诚信诚实”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让公众通过真实笔触感受统计人的职业坚守。
(二)多视角内容征集与精选,丰富宣传维度
【开放日・部门声音】专题内容面向全市各相关部门广泛征集统计工作实践材料、法治建设心得等,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严格筛选,最终全面展现了统计工作的部门协同力量。
【开放日・企业视角】专题内容面向市内各类企业广泛征集统计工作案例、数据报送经验及诚信经营与统计工作结合的实践故事。用企业在统计数据采集、报送、应用中的做法与思考,展现“诚信统计”对企业自身发展及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作用,让公众从市场一线视角理解统计数据的源头价值。
【开放日・法治护航】专题内容来源分为两大板块。一方面,围绕“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主题开展专项征文征集,面向统计系统内部收集整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问题反思等内容,经筛选后形成系列文章,展现“回头看”工作成效,强化全系统对统计违法行为的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融入统计法知识科普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统计法律知识,提升全社会的统计法治意识。
【开放日・农普实践】专题内容以东港、凤城两地的农普试点工作为核心素材来源,深入挖掘两地在农普数据采集、质量把控、流程规范等环节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工作,生动展现农普工作中统计人员坚守“诚信诚实”职业操守、落实“依法统计”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增强公众对农普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三)线下发力,营造浓厚氛围
线下,各县(市)区亮点突出。东港市聚焦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在76个调查小区悬挂横幅304条;凤城市与国家统计局凤城调查队协作,于凤鸣广场设宣传台举办主题宣传日活动,向过往群众讲解依法统计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2026年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2025年下半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累计发放宣传物料200余份;宽甸满族自治县组建入户宣传小队,用通俗语言解读《统计法》;振安区则积极动员本区统计系统干部职工、调查对象及社会公众参与互动;振兴区联合丹东调查队在万达广场设宣传展板,开展现场普法活动;元宝区在元宝山脚下设宣传点,展出“依法统计”专题展板,实现“线上有互动、线下有氛围”的宣传效果。
二、互动引领,凝聚统计诚信社会共识
活动打破传统宣传模式,注重公众体验与认知提升,同时为强化主题渗透,特设置双重互动环节。一是“精彩评论点赞奖”,在推文末设立互动环节,鼓励公众进行留言,有效凝聚了社会对统计诚信的共识;二是“有奖问答”,问答重点涉及统计法规知识,增强公众对统计法的了解与学习,很好地提升了普法效果。
三、成效落地,夯实统计工作公信力
本次活动在传承往届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坚持主题导向,全程紧扣“诚实诚信守初心,依法统计担使命”的核心理念,有效强化了统计法治精神和诚信意识的社会传播。同时,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通过系列专题文章实现跨时空传播,累计获得阅读量3000余次,拓展了统计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设立有奖评论、在线问答等环节搭建政民互动平台,在增强公众参与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实现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覆盖各级部门、各类企业,使“诚信诚实依法统计”深入人心。此外,开放日活动还为统计局开展统计政务公开和统计宣传工作积累了经验。丹东市统计局也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支撑。